沈阳和平区安检法小区:打造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站

admin|
66

  5月29日,在和平区文安路社区安检法小区,95岁高龄的战先生跟往常一样在家楼下的小花园里散步。他说:“最近党群服务站一天一个活动,可好了。”就在小区院里党群服务站的二楼,口腔医院的医生正在给居民义诊。此前的两天,磨刀师傅义务给居民们磨了100多把菜刀,家政公司提供了免费理发活动。

  小区党群服务站是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、调解邻里纠纷、收集群众意见的工作阵地,是基层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服务载体,是嵌入式的党建服务模式。据文安路社区、胡静琴工作室主任胡静琴介绍,自从小区有了党群服务站,小区党支部开展活动不用跑到社区了,同时党支部还结合小区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。

  安检法小区党群服务站活动面积约200平方米,是利用闲置用房改造的。一楼成为党群服务站的“神经中枢”——小区点长的办公室和连接区党群服务中心“党建引领、邻里守望、合和共治”综合指挥平台的子平台。

  “开张”后,这里成为党员和居民群众的连心驿站和成长加油站。通往二楼楼梯的墙壁上,挂着小区改造后的照片和居民的留言。居民张振德说:“党群服务站,就在家楼下,有事不用出小区就能解决问题。除了距离上近,心里更暖,这里处处以居民为中心,归属感和幸福感满满。”

  在党群服务站二楼,专门有一个区域建成了居民生产、生活工具共享平台。在柜子里摆满了消毒设备、螺丝刀、胶带、劳保手套、安全带、口罩等物资。这些物资都是居民从家里拿过来的,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取走使用。

  在最大程度发挥党员和群众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,该服务站还引进了社会力量,让党群服务站的服务可持续。二楼的一个房间,小区引进了专业家政公司定期开展活动,其中绝大部分家政服务是免费的,少部分收费,价格远低于市场水平。家政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:“磨菜刀那天,居民自发地把家里的车库腾出来供磨刀师傅使用,有的居民在家包了饺子,煮好后送给磨刀师傅吃,让我们非常感动。”

  走进党群服务站一楼,是社区干事、小区点长李旭光的办公室。“过去有事儿,居民得到社区里找我,现在我的办公室就设在小区里,居民有事儿下楼走几步就行。”李旭光说,疫情防控期间帮居民办理通行证、医保手续等等,做到了第一时间响应居民需求。关于居民诉求,点长都是怎么知道的呢?李旭光说:“一方面,居民主动到服务站提需求,我们立即办。另一方面,您看我对面这个大屏幕,是与区党群服务中心‘党建引领、邻里守望、合和共治’综合指挥应用平台的大屏相连的,我可以直接在‘线上’接居民的诉求单子,直接办理。”

  和平区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苏俊斌介绍:“现在,小区党群服务站建了子平台后,可以第一时间贯通社区、街道、区对应的职能部门,加上点长的‘坐镇’,保证和平区社会治理网格化在南湖街道所属各区域的精准落地,真正实现了人工智能与人性化的良好结合。”

  安检法小区共有居民220户,自2007年开启居民自治物业模式后,16年里,在和平区及南湖街道的大力支持下,居民0.23元/平方米的物业费和30元/月的停车费没变,但小区变得越来越美、服务越来越好、安全程度越来越高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。

  现在的安检法小区,景色美如画、整洁有序、文化氛围浓郁。而在2006年,这里曾一度垃圾无人清理、外人随意进出。时任文安路社区党委书记的胡静琴带领社区班子走进小区调研论证,决定将党支部建在小区里,为家园建设提供组织保障。通过党员自荐和民主选举,安检法小区党支部第一任支部委员上任即提出“党建引领小区自治”的工作思路,在园区群众束手无策的情况下,带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组织党员排班、值日、看守大门、义务清理环境,恢复园区正常生活秩序。

  随后,小区党支部召开业主大会,成立业主委员会,实行自治物业管理,业委会7名成员中6名成员是员,党支部5名成员中有3名是业委会成员,保证了支部对园区重大事项的领导作用,使党支部建设和业委会建设有机结合。

  “过去没人管,现在所有人献言献策;过去都想搬家,现在谁也不离开;过去邻里不走动,现在邻里一家亲;过去物业收缴不足10%,现在能达到99%……”作为小区蝶变的亲历者,小区业委会主任杨湘霖说:“近几年,和平区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力度,空中线缆入地、安装太阳能路灯、铺平路面、建设文化广场、做了楼顶防水,咱小区更好了!”

  硬件好起来,制度更跟得上,通过长效管理保证小区改造后不走样。居民们再次坐在一起,畅谈商讨小区自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。文安路社区还聘请业主代表协会会长杨树林作为智库专家,在他指导下起草了《业委会成立自行管理方案》《物业服务标准》《园区收费标准》《机动车辆管理》等十余项规章制度,在业主大会通过后施行。16年来,小区严格执行大家共同制定的管理公约和议事规则。

  安检法小区毗邻二环,因车流量大、监控技术落后,此前经常出现失窃现象。自治管理后,小区东西大门均安上了电子锁、围墙上安装了安全网,在园区重要路口和单元门配置了监控设备,同时组成志愿者巡逻队加强小区的夜间巡逻,近期园区出入口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,让科技来安邻。

  “车棚里安了10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,棚顶有两套自动烟感器装置。”杨湘霖介绍,进入车棚后的影像会实时记录下来,防止自行车丢失;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,一旦出现意外,烟感器还会自动报警。同时也避免了在楼道里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发生危险。

  “这十几年变化太大了,小区越住越安全、越住越舒心,谁让我搬家我都不会搬!”王颖说。

  在和平区“家”文化的引领下,安检法小区的居民自治形成了家园共有、和谐共处、共负责任、共尽义务、共建共享的家园文化。居民们下班回家,从门卫开始,一路点头打招呼,形成了一个“熟人小区”,大家无一不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情,有力提升了家园的归属感和凝聚力。

  这两天,小区业主群里对绿地进行认养,每天要给草坪和鲜花浇水,居民们争先恐后地接龙,绿地不够分,怕是要轮班了。

  小区居民有人生病住院,邻居会自发组织去医院照顾。春天的清理环境、夏天的广场晚会、秋天的大集采购、冬天的除雪劳动,上至80岁的老人,下至七八岁的孩童都是园区的骨干,居民们口中念叨着,“小区越来越好,大家精神面貌也变了,这么美的家园,我们当然要自发维护。”

  近几年,随着自治的不断深化,小区的志愿者越来越多,有时间就做义工,“我志愿、我参与、我奉献、我快乐”的氛围越来越浓。